[Keane] 希望與恐懼

圖片原出處 : Keane FaceBook Fan Page
Tom at Soundcheck in Taipei. RH

記得,那是剛到美國的第一年暑假,我坐在有著玻璃落地窗的圖書館裡,耳裡塞著耳機,反覆聽地是 Keane (基音)樂團的第二張專輯,”Under the Iron Sea” 裡的歌曲。音量開到最大,彷彿世界只剩下主唱 Tom 清亮又純粹的聲音陪伴著我。那時,我的生活像是漂浮在停滯的死海上,絲毫找不到得以著力的平衡點,就像是失去重力般,飄浮,漂流。

Tom 在我耳邊吟著:

“Oh, Crystal Ball, Crystal Ball  喔,水晶球,水晶球
 Save Us All, Tell Me Life is Beautiful! 請拯救我們,告訴我生活仍舊美麗!”

一旦你聽到了 Tom 的聲音,你就很難把你的眼光從唱著歌的他身上移開。我就是這樣認識 Keane。經過愛聽搖滾樂的妹妹介紹,我開始注意在電視上經常撥放的單曲,”Somewhere Only We Know” (歌曲資訊連結),Tom 的歌聲是如此乾淨富有情感,就像在我耳際傾訴一個屬於他的秘密基地般,讓我不禁打了個冷顫。從此,這個被我稱之為療傷系樂團的 Keane,在我的生命就占了一個等同於心靈小站的位置。打開音響,放入 Keane 的專輯,然後任由他們的音樂和 Tom 的悠揚歌聲治癒我有時因為和現實掙扎,而過於疲憊的心靈。

或許小時曾經被霸凌的 Tom,在音樂中也終於找到自己的天賦,所以唱起第一張專輯希望與恐懼 (Hopes And Fears) 裡的主打歌  “Somewhere Only We Know” 特別的有感情。事實上,Keane 的兩個靈魂人物主唱 Tom,和鍵盤手 Tim,是從小長大的朋友。在同學中備受欺負的 Tom,就是 Tim 主動伸出友誼的手,兩人相互扶持一起度過。當我聽到這個故事,心中可以說是大受感動,腦中立刻出現小小 Tom 和小小 Tim,邊手牽著手,邊唱著 “Somewhere Only We Know”,來到全然屬於他們的秘密基地裡,快樂又無憂地彈奏著音樂,現實殘酷的爪牙觸碰不到愛音樂的他們,相伴的就只有彼此動人的旋律和清亮的歌聲,就像我時常躲在他們的音樂裡,即使在明亮的希望也照耀不到的地方,仍舊能喘息著。

圖片原出處 :  Hot Saas’s Pop Culture Safari

而在 2012 年 9/22 這一天,實體距離總和我有半個地球這麼遠的 Keane,來到台北開演唱會了 ! 我的心情可以說只能用 “久旱逢甘霖” 來形容呀 ! 將近兩個小時的演唱會,聽著 Tom 唱著一首又一首曾經伴我入睡,或者許多悲傷啜泣的時光,我的內心是激動的,我陶醉著有如美夢成真般的飄然感,卻又帶點不真實。直到 Tom 背上木吉他,在獻唱之前,講了一段關於他如何認識台灣的小故事。他說,他小的時候有許多的玩具,玩具上總有著 “Made In Taiwan” 的標籤,他就是這樣認識台灣的 (所以,真的要感謝老一輩的台灣人創造的台灣奇蹟呀!)。這時,我才真正有真實的踏實感,是的,他們現在就在台灣,在我面前,為我們演唱著。我和數位熱情的歌迷一起,跳躍歡呼尖叫,盡我們所能表達我們對他們的熱愛,也謝謝他們帶來這麼美好的音樂 ! 今天的這個夜晚,因為有你們的音樂,變得不這麼寂寞了。

演唱會有結束的時候,而我的心卻因為他們美妙的音樂和熱情的演出,彷彿又重新換上了新的繃帶,盈滿著感謝和勇氣,走出了演唱會場地。而在那些希望與恐懼掙扎的時刻,我知道,我該拿出哪一片 CD,或是從我雜亂無章的記憶中翻出這一夜的美好。謝謝,因為你們的音樂,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美好。

入場蓋上的可愛暴龍章!
歌單 (From PPT Keane 版)
YOU ARE YOUNG
BEND AND BREAK
DAY WILL COME
NOTHING IN MY WAY
SPIRALLING
WE MIGHT AS WELL BE STRANGERS
THE LOVERS ARE LOSING
SILENCED BY THE NIGHT
EVERYBODY’S CHANGING
THE STARTING LINE
YOUR EYES OPEN (acoustic)
STRANGELAND/ON THE ROAD
A BAD DREAM
DISCONNECTED
THIS IS THE LAST TIME
SOWK (Somewhere Only We Know)
IS IT ANY WONDER?
BEDSHAPED
—安可的分界線 —
SEA FOG
SOVEREIGN LIGHT CAFÉ
CRYSTAL BALL
–來就加送的驚喜曲—
UNDER PRESSURE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